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作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作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作文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作文3篇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作文篇1

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与此同时,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东西差距也势在必行,意义重大。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实际上就是后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 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在1985年邓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

1987年,邓小平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在党的十三大中确定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其中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邓小平在谈到小康目标时,用的是“小康社会”,也就是说小康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综合概念。同样,我们认为共同富裕也不单是一个物质上富裕的问题,而是一个包含物质生活在内的、体现社会成员各方面生活富裕在内的综合概念。也只有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才称得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邓小平一再告诫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 体地位,保证人民占有、使用和支配生产资料的平等权利;
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保证人民获得财富的公平权利;
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保证人民享有共同致富的权利。

共同富裕是以物质的共同富裕为基础的,这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的内容。一方面,物质生活的富裕必须有赖于精神生活的指导才能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拥有闲暇时间将成为富裕生活的一个显著标志,如果没有精神生活作依托,闲暇时间不仅无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反可能成为滋生惰性、产生新的社会问题的温床。然而,仅有物质生活的富裕,这种富裕与现代文明是相背离的精神富裕的价值,不止是它和物质富裕是互相联系、制约的,而且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谈到一国的综合国力时,通常主要指该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实力的总和。但社会的发展日益表明,一国的精神凝聚力也应当是其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力量不行,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还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既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文明。”他认为,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人的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这几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构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鲜明特征。

邓小平在谈到共同富裕时、多次强调“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里“逐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纵向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积累过程,需要分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二是从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横断面看,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非同时富裕的过程。

考虑到我国生产力总体落后,发展又极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因此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就曾说过:“可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一项大政策。实施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战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价值取向。

纵观六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我们党坚定不移的目标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追求。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实践和探索,共同富裕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共同富裕的道路越来越宽广。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按照已经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共同富裕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作文篇2

论共同富裕
2013.04.1608:00
来源:《求是》期号:2013/08作者: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其中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凝聚13亿人民磅礴力量的关键支撑。目前我国经济正在“爬坡”,实现共同富裕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与制约因素,理性看待并正确把握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此前一切社会制度的根本特征。从历史和国际视野来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能够摆脱贫困,目前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都属于贫穷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史上全新阶段,其本质和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走国强民富道路。共同富裕的本质意义在于,它强调的是“共同”。尽管少数西方发达国家走上了富裕道路,但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还是在当今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都十分明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既要发展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又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关键所在。
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18—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矛盾异常激烈,根由就是两极分化,一面是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
另一面是贫困在劳动人民中累积。经济周期与危机的爆发,导致工人大量失业,既没有收入来源,又没有社会保障,必然使得劳资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势不两立。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特别是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了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特别是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劳动者获得一定生存与发展空间,社会由此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消费结构有了质的提升,但与此同时,社会矛盾也开始凸显。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我国收入差距呈扩大势头,分配不公问题明显,引起部分群众心理和行为失衡,产

生了一些社会矛盾。因此,要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
共同富裕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共同富裕与经济增长本质上体现的是分配与生产的关系。分配公平,可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分配不公,无论是平均主义还是两极分化都不利于经济增长。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收入差距过大,最有消费意愿的广大中低收入者没有能力消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继续鼓励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在继续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勤劳致富合法经营率先走上富裕道路的同时,让更广大的劳动人口以更快的速度脱贫致富。只有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真正实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二、清醒地认识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问题
当前,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思想障碍。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有巨大提高的前提下,一些人从自身状况出发,对全国范围的收入差距问题感受不深,以为收入差距并不大。显然,他们忽略了这样的事实:到2011年底,我国还有1亿多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年纯收入2300元的最低贫困线以下,还有2000多万城市居民依靠各种救济和低保生活,目前我国贫困人口数量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一半,比英国和法国人口总和还多,而且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深山区,劳动者文化教育素质相对偏低,脱贫难度大。另一些人则认为共同富裕就是平均富裕,就是同步富裕,看到收入差距,就以为出现了两极分化,甚至认为已经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了。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如果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不但做不到,而且势必导致共同贫穷。”因此,缩小收入差距不是要消灭差距,而是要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区间。可行的办法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一浪接一浪地走向共同富裕。
体制障碍。主要表现为市场自身缺陷、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和政府调控不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选择的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市场机制在提高

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就是市场缺陷带来的不良后果。况且经济体制改革要经历一个过程,其中体制漏洞和缝隙的存在也使收入差距扩大。如少数垄断行业过高收入、一些企业经营者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少数人利用土地市场不规范的漏洞一夜暴富等问题,也造成了大量不合理收入现象。特别是二元经济社会政策的存在,比如,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户籍制度的存在,城乡居民在子女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享受着不同待遇,直接阻碍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加强对收入分配的有效调控。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开征了累进的个人所得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但我们在宏观调控环节还有很大的作为空间,如遗产税、财产税的开征需认真筹划,个税申报还存在着偷漏税的情况等,这些都使得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扩大。
居民素质障碍。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公平分配的标志是等量贡献获得等量报酬,而等量贡献的重要条件就是劳动者的素质基本均衡化或均质化,进一步讲就是全体劳动者都能接受均衡的教育,一方面要教育质量均衡,另一方面要教育时间大体均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与其收入虽然不必然是一一对应关系,但大体上成正比例关系。要实现富裕,就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要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事实上,由于历史、现实和劳动者个人原因,劳动者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劳动者接受的教育很不均衡。从接受教育时间来讲,不少人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接受了20多年的正规教育,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只接受了基本的扫盲教育。从教育质量来看,有的人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有的人获得的则是比较差的教育。劳动者素质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收入上的差距有时甚至是收入悬殊。
三、理性认识并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对于共同富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理性认识与正确把握。要理性认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一是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是在城乡居民包括贫困人口的收入有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相对差距,而不是一部分人绝对富裕另一部分人绝对贫困的绝对差距。二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处于过大区间,但没有出现两极分化。两极分化既有量的规定性也有质的规定性,从量上来说,一般认为基尼系数要超过0.5,从质上来说,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会

导致社会矛盾异常激化,这些在我国都没有出现。三是当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有其合理一面。既要看到我国收入差距中有非法因素和不合理因素,更要看到改革开放之后绝大多数人是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的。四是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扣除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因素之后,实际的收入差距要小于名义收入差距。五是我国社会发展差距要小于收入差距。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科技、文化、教育、环境的差距无论从城乡还是区域来看都小于收入差距,也就是说不同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差距并不完全与收入差距成正比。联合国人类发展署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已经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不能用收入差距来代替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方面。
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等问题是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但本质上是发展水平低和改革不到位造成的。我国的改革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而且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的一场新的革命,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只有沿着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子逐步推进,这就必然会产生一些体制的漏洞和缝隙,产生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而改革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如要继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等。从根本上讲,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发展水平低和不平衡导致的,需要通过加快发展特别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来解决,需要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兼顾效率与公平来解决。绝不能因为收入差距扩大了,就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就搞平均分配,或者照抄照搬别国的办法,这是行不通的,也是没有出路的。
既要充分认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又要对实现共同富裕充满信心。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复杂的,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化,更多地涉及到既得利益的调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艰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打“攻坚战”、“持久战”。更重要的是对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要充满信心。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取消农业税特产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个税起征点、实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收入申报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一系列鼓励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等。这些政策措施都起到了良好作用,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综合状况的基尼系数自2009年以来已经开始出现缩小势头,城乡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呈现出缩小趋势;
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人特别是贫困人口要过上小

康生活。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共同富裕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执笔:赵振华)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作文篇3


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理论界根据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定义展开了数次大讨论,形成了许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重大影响的理论成果。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与斯大林所处时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也相应有了很大的变化,有鉴于此,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重新认识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运行的条件、目的、作用(范围和评价标准等基本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出要尊重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坚持基本经济规律的特殊性即社会主义方向,辩证认识基本经济规律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关系。结论是,协调发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现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要求的内在统一。
关键词:基本经济规律;
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
社会主史 在斯大林首次提出明确的概念及其基本表述之前,苏联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十月革命后的一段时期内,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经济规律只存在无组织的社会中,而类似社会主义这样的组织,规律已经被人的自觉意志所取代,从而否定了经济规律的存在性。列宁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的经济关系依然存在,从而批驳了“经济规律非存在性”的错误观点。进入三十年代,虽然出现了“基本经济规律”的概念,但却认为其来源于人的自觉性。当时的一种流行观点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规律

不是客观产生的,而是由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所创造的。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践发展和理论深化,1943年第7-8期《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发表了编辑部文章《讲授政治经济学的若干问题》,这篇文章提出了“任何社会不管其社会形式如何,都是按照以客观必然性为基础的一定规律而发展的”,而“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生活的现实条件产生出来的”等重要观点,从而否定了经济规律由“自觉创造”的主流观点,很大程度上承认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但文章提出经济规律只有通过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1951年,联共(布中央为评定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未定稿召开了经济问题讨论会,在这次会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问题再次引起了参会者的争论。斯大林根据苏联的实践并结合自已的认识于1952年在《布尔什维克》杂志第18期上发表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首次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进行了概括。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在实践中的实施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自斯大林给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至今,已经有将近60年时间。在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也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在这种情况下,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再分析、再认识将有助于提高掌握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国民经济的协调、可

持续发展,为建立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探索 虽然马克思没有在其著作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概念,但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时候,马克思通过对“剩余价值规律”的分析,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规律。斯大林正是按照这个思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体现为:用剥削本国大多数居民并使他们破产和贫困的办法,用奴役和不断掠夺其他国家人民,特别是落后国家人民的办法,以及用旨在保证最高利润的战争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的资本主义利润。进而,斯大林通过对比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特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史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即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一概念的提出引发了我国理论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对基本经济规律的内涵、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多次大规模的研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面对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现象,迫切需要在理论上进行认识。斯大林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及其他一些理论总结被引入到中国后启发了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深化。比较大的讨论集中在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在五十年

代,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经济规律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苏星,1954,并逐步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和过程纳入到概念中来。二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生产的目的和手段是否相统一并纳入到基本规律中来,一种观点赞同斯大林的表述,认为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应是概念所应有的(漆琪生,1956;
蒋家俊,1961,另一种观点则坚持生产目的的主观性而不赞成将其纳入基本概念中来(王惟中,1961。三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蒋学模(1961认为发展生产、满足需要的规律决定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刘诗白(1961则提出了相反的看法,认为把发展生产、满足需要这一抽象的概括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并不能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具体特点。
总的来看,由于这次讨论并没有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对经典作家的观点产生了不符合实际的理解,从而使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陷入教条主义。为了消除长期以来“左”的错误思潮的影响,为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转移提供理论依据,中央在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期组织理论界进行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讨论。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讨论。这次讨论形成了单一目的和多目的

论,其后又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并随着讨论的深入就目的的多层次性展开了探讨。另一方面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内涵的讨论。由于现实中商品经济的客观存在,因此,与坚持“产品经济论”的观点不同,把价值规律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成为当时比较突出的认识。但也有学者主张将“有计划按比例”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相对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一观点似乎也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在总体上,大部分学者还是认可斯大林的观点,认为他的规律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的统一,不足之处是忽视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经济效益。相比建国早期的认识,这次讨论已经逐步认识到中国的实际国情,并开始探索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等重大问题。虽然受到时代的局限,并没有认识到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 性作用,但这次大讨论形成的众多理论共识已经开始向着符合国情的正确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自从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成为统领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以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得以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在这样的实践发展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在总结历次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再分析、再认识,以此

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科学论断以来,全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起点。在这个科学判断基础上,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十五大则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十六大明确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而对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计划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认识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呈现出与以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依附的经济发展阶段完全不同的表现特征,经济发展阶段显著向前进一步演化,这些表明基本经济规律必将以新的具体方式来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新的认识,赋予新的内涵,以指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正如前述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所认识的那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来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运行的条件、目的、作用(范围和评价标准等基本问题。从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出发,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现阶段运行并发挥正常作用的外在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高新技术得以在一些主要的行业普遍应用,从而生产力水平或者投入产出比在当前

的资源、环境等条件约束下得以持续提高;
二是市场上的产品数量充足、种类丰富、结构合理;
三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符合需要,除了结构性、阶段性某些产品的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以外,供给和需求是基本对等的。这些基本条件的完善将有助于基本经济规律的有效发挥。对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认识,“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在现阶段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一是满足的对象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标准是社会成员的福利不断得以改善,这种社会福利的改善不是社会成员的福利此消彼长而是帕累托改进的过程;
二是经济保持一定的稳定增长速度,并逐步推进社会全面发展,即需要经济发展但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或者说无发展的增长;
三是贫富差距保持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并可控,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四是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质上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生产本质,这种本质从远期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近期的具体表现方式应主要体现为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在本质属性决不允许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虽然,当前市场发挥着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但这绝不意味着在商品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实际上价值规律只是商品经济的共有规律,既然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商品经济,因此,价值规律就不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而应该是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处于基础

性地位。而这种基础性地位体现为其他经济规律都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相联系并以它为基础表现出各自规律的内容和作用。这就自然引申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范围。
在谈到基本经济规律作用的时候,需要解决的前提问题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范围或者边界在那里。当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将会长期存在,但这并不是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就只能存在于公有制的范围内。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作为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具有唯一性,其发挥的作用或者体现出来的影响力将在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占据主导地位,并对其他非基本规律作用的发挥产生积极影响。既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地位如此重要,自然,就需要对其能否正常发挥作用或者发挥的效应有一个基本评价标准。对于这一问题,邓小平给出了回答: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这一认识后来又进一步具体化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解决了在初级阶段对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的评判标准问题。至此,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正常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生产目的、作用边界和评判标准等结合起来,就可以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丰富内涵。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日益枯竭,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上述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分析基础上进行反思,这种认识又具体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再认识上。
三、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再认识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与斯大林所处时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也相应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纷繁复杂的变化条件下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再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这种再认识,主要是结合新的历史条件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殊性和两重性。

(一尊重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认识,最初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文中提出并作出正确认识,他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治经济学的规律是客观规律,它们反映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生活过程的规律性”,并认为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即规律不能够被“改变”、“废除”、“改造”,尤其不能“制定”、“创造”新的规律,但可以“认识”、“依靠”、“利用”,强调在新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新规律对旧规律的取代并不是因为旧规律被消灭了,而是因为其失去了效力,退出了历史

舞台。斯大林反对“把规律偶像化,提出防止让自己去做规律的奴隶”,这些观点从现在来看仍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毛泽东也提出:“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是客观的必然性,要研究它。”并强调:“必须认真研究客观经济规律”,“必须学会熟练地运用客观经济规律”。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也多次提出“经济工作要按经济规律办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也反复证明了什么时候尊重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按照
规律的客观性来实事求是地展开工作,什么时候我们的经济发展就会取得很大的进步,反之我们的经济发展就会遇到挫折,甚至出现暂时的倒退。
尊重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本质上要求就是要在经济建设中实事求是。例如,当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殊不知,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依托于第二产业的高度发展和市场化分工的基础之上的,是产业演化的客观结果,人为的拔高比例只会是“拔苗助长”,导致三次产业正常演化规律被打破,经济发展的持续性遭到破坏。还有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的增长,经济发展方式长期粗放,一方面带来的是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造成产业结构畸形、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低效率损耗、国际贸易摩擦严重等问题层出不穷。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发展格局所带来的成本一收益净值的增长速度实质上已经开始降低了,不尊重基本经济规律发展的客观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开始逐步显现,如果任凭这种局面

继续持续下去,经济发展的成本将超过收益,并将逐步吞噬掉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强调尊重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按照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内涵要求来推进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紧迫性。
(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特殊性
基本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但这种客观性往往是与一定的社会形态相紧密联系,从而表现出其特殊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特殊性就是要求与社会主义紧密相连,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特征。正如毛泽东所说:“规律自身不能说明自身。规律存在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中来发现和证明规律。不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下手,规律是说不清楚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总体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断缩小,在配置资源方面,都是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在调控经济方面,借鉴了发达国家的一些成熟有效的方法,这种调控经济方法上的“趋同”很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思想。例如,由于市场作用在当前不同国家的“普适性”,从而使一些人认为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全面接轨国际”,并在具体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全然不顾中国的国情,照搬照用所谓的基于国外国情而来的规律,造成了一些所谓的“规律”的“水土不服”。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

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相互学习彼此的成功经验已经成为常态,但“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过去我们中国照搬别人的,吃了很大苦头。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我国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能因为市场发挥的作用基本相同就错误地认为市场经济的规律是绝对的,更不能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否则就会自然地推导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的结论,从而在经济发展中迷失了方向。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演进 包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内的经济规律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具有客观性;
由于是对经济发展中反复出现的表象的本质反映,因此,反映了规律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经济规律并不是永恒的,具有可变性,正如毛泽东所言:“两重性,任何事物都有,而且永远有,当然总是以不同的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性质也各不相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可变性体现在基本经济规律随着不同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同时随着存在条件的变化而表现

形式也随着变动。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基本经济规律要求通过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高来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对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考虑到由于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基本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具体要求和方式也并不相同,因此,在坚持这一总体要求原则的前提下必须要探索现阶段的具体表现方式和要求。
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以及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因此,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影响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本质性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客观条件的存在以及经济发展导致的主观差异叠加造成了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个问题的出现要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必须要依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之上来加以变动、并表现出具体方式。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促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必须要以新的具体方式来加以发挥作用,即要求基本经济规律的表现方式具有历史的可变性。在我国这样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要想实现“社会一切成员”或者“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自由发展,必须要解决贫富两极分化这个当前影响发展的本质问题,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因此,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要避免两极分化。由于长期的不均衡发展战略,发展的不协调性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反映在农业的基础地位相对薄弱,一般加工业畸形发展,产业

升级缓慢;
科技创新相对滞缓,产品层次低、质量差、消耗大;
东、中、西之间发展差距的扩大等诸多方面和领域,已经影响到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具体实现形式就表现为通过协调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把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作为新阶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要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可变性的必然表现。
协调发展、共同富裕既是对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又是指导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方针。在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占主导地位,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它必然流入高赢利行业,不可能使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由金融业的过度化造成的。相反,美国国内所需要的消费品,由于比较效益低而不去生产,过分依赖进口,从而形成巨额的外贸逆差。诚然,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高,它可以通过调节税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实际生活水平,但不可能实现全体国民的共同富裕。

四、结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历次大讨论伴随着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一实践过程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阶段来重新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运行的条件、目的、作用(范围和评价标准等基本问题。当前,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按照规律的客观性来发展经济;
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特殊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
把握基本经济规律的演化方向,辩证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具体实现形式和要求就表现为坚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一旦这两点实现了,社会主义就完全成功了,而这是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所无法实现的目标。




推荐访问:作文 共同发展 共同富裕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作文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