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辩证法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10篇)

篇一:用辩证法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与保护青山绿水的辩证关系

  来源:中国循环经济网

  发布时间:2008-06-04建设生态文明,要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为着眼点,在人的自觉和自律中,科学把握自然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建构起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生态文明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与保护青山绿水的辩证关系

  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青山绿水

  青山绿水是自然界的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石,是人类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根源,人类及人类社会与青山绿水交融共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实质上就是与青山绿水相生相伴、共生共融的历史。青山绿水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物质材料,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物质条件,为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元素。青山绿水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生命源泉,这是毋庸讳言的客观事实。难以设想,人类文明可以脱离青山绿水而存在,人类可以在青山绿水之外去建立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回看人类走过的历史,人类确实在向自然界的索取中,将青山绿水提供的材料人化的过程中,不断创造了文明,同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却不断缺失或消逝,人类依存的自然物质基础变得脆弱而不再坚实了,生存危机的警报不断响起。事实说明,青山绿水是被破坏的最直接的自然主体,它对人类的惩罚也是最直接最严厉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已到了该自我反省创造文明的偏狭性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高度,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战略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内涵。因此,青山绿水必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保护青山绿水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载体——青山绿水

  建设生态文明,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直接、最核心的就是人与青山绿水相依相存,相得益彰。因此,青山绿水就必然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载体。这个问题的提出,缘自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将原本天成的人与自然相融共存的关系,变成了“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把人自身变成了自然界的“局外人”,所以才有了人类对自然界资源的肆意掠夺,才有了违背自然规律的毁林开荒、恶性污染等野蛮行径。人类这种创造文明的“野蛮”,使青山绿水布满了伤痕,从而变成狰狞的洪魔、旱魔、病魔??惩罚着人类。人与自然不再和谐,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之系统被破坏。这样的惩罚使我们清醒,必须重新认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是自然界的唯一主宰,而可以任意地统治自然界,随心所欲地向自然界恶性索取和掠夺的偏狭认识中走出来。人类是自然界生死与共、体戚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能使“自然界人化”,就是因为人类具有超越一切动物的智慧。这种智慧的发挥一旦超越了自然界的承受力,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毁灭自然界也毁灭人类自身。自然界的青山绿水一旦被人类过度开发,山将不会再青,水将随之断流,草原将不再现“风吹草低现牛羊”,沃土变成盐碱地,沙化和石漠化不断加剧,鱼翔浅底、鸟语花香、风和日丽、蓝天白云的和谐美景将远离我们。人类生存依托的青山绿水,用人类片面的创造活动造成的破坏,报复着人类。因此,青山绿水是人类违背客观规律

  造成灾难最直接的承载物,亦是对人类进行报复的直接主体,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载体。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保护青山绿水,才能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直接以青山绿水为核心载体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是简单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复,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即从原始的和谐——到人绝对统治自然界——再到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的新和谐。这一过程将实现人类从自然界的“征服者”向人与自然“共同体”的角色转换,实现人类由对自然界的“绝对索取和掠夺”向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并重”的转化,实现人类对自然界和谐关系的理性回归。被保护好的青山绿水就是这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直接的自然物证和核心载体。

  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目标——保护好青山绿水

  人类生存环境是否改善,风景宜人、山水如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妙景况是否再现,代际生存发展的问题是否友好解决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方方面面。然而青山绿水的保护则是一个无可替代的最直接也最具证明力的价值目标,也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物化表现。也就是说,当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造成了对青山绿水的破坏危及自己的生存时,人们也能为了自己的再生存和发展,反省自己的行为,总结经验教训,纠正自己的错误,治理自己带来的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评价的价值目标,就是青山绿水是否得以保护并再现盎然生机。

  总之,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护青山绿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核心承载物和价值目标,这就是被保护好的青山绿水。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好青山绿水对贵州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立足省情,增强后发优势

  省委书记石宗源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指出:贵州的基本省情是“欠发达,欠开发”;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又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强化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这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总结人类文明进程的经验教训,正视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以及贵州的具体实际而提出的科学观点。是立足贵州现状,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的具体诠释,也是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理性诠释。实施党的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战略,就必须从贵州实际出发,认清省情,立足省情,发挥贵州独有的后发优势,实现胡锦涛同志对贵州寄予的殷切期望:贵州一定能后来居上。“欠发达”,说明贵州与全国其他省份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必须正视这一基本事实;“欠开发”,说明贵州有潜在的优势,因为欠开发,贵州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相对较好,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地形地貌,使贵州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立体农业特征明显,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区域性较强,适宜于进行农业的整体综合开发和发展特色农业;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相融会,形成了独特的旅游产业;丰富的生物资源,使贵州的特色药业独树一帜;水、电、煤多种能源兼备,形成了贵州能源资源的强势竞争力。总之,贵州具有后发的强势潜力。如何将这种强大的潜在优势转变为强大的竞争力呢?只有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从贵州实际出发,保护性开发和利用贵州的自然资源,尤其重要的是保护好青山绿水,这是贵州建设生态文明,增加后发优势的最基本的物质保证,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基,是贵州近4000万各

  族人民实现小康的“护身符”。因此贵州的发展不能再走“先开发后治理”、“先利用后保护”的老路。再丰富的自然资源,再好的自然环境,也必须在有序的开发和科学合理的利用中才能为人类服务,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为后代人的生存发展留下空间。增强贵州的后发优势,当以保护好青山绿山为根本。

  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提升竞争力

  贵州的基本省情决定了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走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道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就是贵州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道路的基点。

  大自然馈赠给了贵州人民一份宝贵而丰厚的自然遗产,开发贵州的先人们留下了保护较好的青山绿水。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在实现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不能让这一美丽的瑰宝染上污渍,不能让贵州各族人民安身立命的青山绿水失去它的灵性。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保护好青山绿水,贵州必须走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以生态立省,保护生态系统固有的内在联系和链条,青山绿水就是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的根基。保住青山绿水,就保住了生态系统的生命源泉,也保住了贵州可持续发展的后发力量。贵州的立省之本就是贵州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保住青山绿水则是当代贵州人对历史负责的最佳选择。它立足现实,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忠实地代表了贵州人民及其子孙后代的根本利益。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建设生态文明,保住青山绿水,就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利用与治理同举,遵循自然规律,形成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生共融的良性循环,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增强贵州的竞争力。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篇二:用辩证法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浅谈自然辩证法与生态保护

  学习自然辩证法让我感觉到非常的充实,对生活和工作的帮助很大,虽然课程学完了,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才能使我们不断的进步,书实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限的,老师用心血教了我们学习自然辩证法的一些方式和方法重要的还是靠我们自己学习为主,最后,我还是得感谢我们辛苦负责认真的老师,正式因为老师的教授我们材进去了自然辨证科学的世界,使我们对事物的价值观和认识观有了新的认识。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统一,人有责任、有义务尊重并遵守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人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规范人类对自然的行为,把人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倡

  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简单的讲,应该引导人们改善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有了这三者之间关系的稳定、和谐,人类才能持续、有效地建设好唯一的家园——地球

  这学期我选修了自然辩证法这门课,收获了很多。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它认为事物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这一切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引起的。它源于实践,可以让人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对我目前的学习及认识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认识和改造自然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还要把握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制约经济的发展。二、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三要素的全面飞跃,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根本转变,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然而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进而推出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根本保证。三、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自然的惩罚。四、自然辩证法告

  诉我们传统农牧业几乎没有科技含量,这种粗放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应当发展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五、科学发展观是自然辩证法的具体体现。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会相互转化的,而其源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因此处理好过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当扩大就业门路,组织剩余劳动力,到需要劳动力的公司联系,帮助解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

  要使人和自然协调发展,首先是要在认识方面重建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其次是要在实践方面通过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来完善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在社会规模、国家规模乃至全球规模上合理地组织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因此,树立人和自然应是和谐的“伙伴关系”的观念,乃是协调人和自然关系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这种观念上的进步,即使人类在实践上继续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会使其朝着协调人和自然的目标上去努力,相反还会加剧环境恶化的趋势。

  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

  自然辩证法

  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在自然观方面,系统科学与系统观的发展,提出了系统自然观,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观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它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向我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努力方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根本上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开发利用自然,而且要保护和建设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总之,运用自然辩证法这一科学方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

  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发展科学来完善人的认识能力,通过发展技术来完善人的实践能力,并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地组织人类的生产活动。

篇三:用辩证法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的内涵

  虽然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存在差异,但是仍能总结出部分共识:第一,生态文明是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今所进行的实践反思和理论应答,人类希望能通过一种文明建设活动来解决在工业文明中所面临的困境,而生态文明正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又一种新的形态;第二,生态文明主要由物质、精祌和制度性的内容所构成,其中物质性的内容包括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化改造,精神性的内容包括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对应的文化成果和精祌成果,至于制度性的内容主要包括能有效调控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政策和法规;第三,生态文明更强调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自觉性,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为核心,以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化为手段,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完成这个课题我们主要面临一下几个挑战:

  第一,人口压力巨大。一方面,尽管建国初期就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仍使我国人口每年急剧增长。并且计划生育带来的人口老龄化、“空巢”老人、失独老人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人口的素质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在我国,许多人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与已无关,只需要政府努力就行,而且简单地认为环保就是注重卫生。

  第二,错误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挑战。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走过一条起源于自然、依赖于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后到受制于自然的道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趋于紧张。尤其是近几百年来,一些错误的生态价值观的引导,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破裂,这便也是导致近代环境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

  第三,生态破坏严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但对经济发展的质量关注不够,生态环境受到遭到极大破坏,严重影响着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还在恶化,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

  第四,自然环境的污染。随着我国大规模突进工业化,工业和生活垃圾、废水排放总量,以及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规模都是非常巨大的,导致环境污染,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3、自然辩证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自然辩证法告诉人类应该以辩证的思维去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人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只能是一个逐步接近的过程,所以,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在自然面前将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态度。”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是人类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准则,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自然辩证法与我国实际结合,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转变错误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长期以来,在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中一直把自然界视为征服的对象,最典型的是所谓“人定胜天”。如果我们仍以对立的方式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必将危及自然和人类的协调关系。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应当是人与自然能达到一种平等、友善、共存的关系,人类不仅得承认自然界的外在价值,同时也得承认其自身价值,也就是自然界对生命维持系统的价值,生命和自然界持续生存的价值。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却是消极的阻碍作用,在工业时代,人类正是由于错误的生态观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恶化,甚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正确的价值观才是社会发展的正确导向,人类必须转变观念,树立起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民主法制建设。我国学者俞可平曾说过“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政治制度”。民主,就是让全体人民都能充分地参与到决策的过程当中,对政府的权力进行制约,对政府的决策进行控制。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与民主相结合,在民主的框架内公众可以表达对生态问题的态度,并且参与其中,从而影响政府的决策。只有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循环经济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法律支持,以及大力加强我国执法体系的建设,我国才能在有法可依的支持下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

  同时,还应当完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因为法律具有强制性,只有以法律的明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立足我国国情,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立足,合理组建好组织机构,同时要明晰相关组织机构的权利、义务以及违法犯罪后所应承担的责任。形式规定下来,才能杜绝对资源的肆意开发,进而保护环境。具体在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立足我国国情,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实现人与自然

  的和谐共处立足,合理组建好组织机构,同时要明晰相关组织机构的权利、义务以及违法犯罪后所应承担的责任。

  第三,尽快完善各种体制机制。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建立和完善民主法制,同时还要探索多元参与机制,实现一种良性的互动。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所以就必须重视公民的参与。首先,通过大力的宣传教育和举办一些全民的生态科普活动,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保护的舆论导向和点燃全民的参与热情,在无形中提高全体公民的环保积极性和自觉性。其次,在一些健康的社会团体中,通过多元参与、对话、交流,形成一种条例大多数人利益的共识和决策。这种多元参与机制才会使得人类更好地认识到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第四,建立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人类要彻底改变“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环境可以无限容纳污染与废物”的旧观念。采用经济、文化、资源、人居环境和人的素质等综合指标来衡量社会的发展,从而把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公民素质的提高都包括在发展概念中,以引导各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人类要改变过去那种追求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提倡勤俭节约,反对讲排场,摆阔气,奢侈浪费,选择健康适度的消费行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以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篇四:用辩证法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自然辩证法之生态环境

  摘要:通过对自然辩证法中人类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理念的分析和阐述,并结合自然辩证法提出了四个改变现有的生态环境的方法,体现了自然辩证法在指导环境保护过程中特有的哲学价值。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生态环境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看,对自然辩证法而言,“自”

  所体现的是顺应自然、大[1]道自然,进而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即老子所谓的“大道自然”。可见从古代起,人类就明白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性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欣欣向荣。科学与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和影响广泛而深刻,人与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复杂。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带来了事关人类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的摆在人们的面前。恩格斯在《

  自然辩证法·

  导言》中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所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为人类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们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

  2010年4月14日,冰岛[4]黄顺基.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J].Jour:nalofShand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v.2010年8月第12卷

  第

  4期:7[5]丁佳,黄振宇.自然辩证法思想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浙江建筑,第28卷,第7期,2011年7月:51-53[6]张艳桥.新形势下环境监察执法探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0卷第1期

  ,2010年2月:8[7]张启发,张会敏,刘秀玲.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共生[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0卷2期

  2010年4月:39

篇五:用辩证法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的辩证法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所蕴含的“绿色辩证法”,不仅是中国推进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也对全球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篇六:用辩证法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研究生课程论文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课程类型:

  公共选修课

  论文题目:

  论自然辩证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授课教师: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论自然辩证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人口总数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危机逼近,生态文明重建迫在眉睫。本文从自然辩证法的视角探讨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绿色中国梦。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生态文明;启示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奇迹般地增长,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但与此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等事件频发发生。如何将人与自然的对立问题转换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

  一、自然辩证法视野下的生态危机与生态自然观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带来了事关人类命运的大课题,即生态危机问题。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它的哲学基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打破了神、人、自然的三级结构,却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

  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词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自然辩证法在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工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要区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且处于多种环境问题并存的环境转型期,对生态系统、人体健康、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的影响和风险都将是深远的。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一)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从建国初期的150万平方公里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的17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6%。研究表明,全国矿山发展直接破坏森林面积大约105万公顷,破坏草地面积26万公顷,占用耕地面积98万公顷,乱砍乱伐,过度放牧,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沙漠化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面积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草原退化加剧,森2林资源锐减。由于草原退化,放牧过度,牧草产量持续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草场面积退化率已达30%以上,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的退化速度在不断扩大。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1](二)环境污染严重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形成大气污染。水资源的匮乏,一定程度上又加速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使生态环境进入了—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明显加重。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大江大河污染的整治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的驱使,污染问题时有反复。垃圾围城现象日趋严重。同时,农村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初现端倪。

  三、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人口基数过大,自然承载能力不足

  以2005年为例,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公报: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01528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26583万人相比,增加了4045万人,增长3.2%;年平均增加809万人,年平均增长0.63%。人口数量的异常迅猛增长,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又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每天按一个人平均消耗一公斤粮食,产生0.5公斤生活垃圾,则全国每天就要消耗近13亿公斤粮食,产生65万吨生活垃圾。迫于生存需要,人们必然会对大自然进行疯狂掠夺,使大自然超过自身的承载能力,[2]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二)工业化水平低,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由于受科技水平的制约,我国工业存在着地区差异,各地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还占有很大比例。虽然当前我国鼓励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但由于长期粗放型发展的惯性较大,环境问题仍然无法快速解决。

  (三)政绩观不科学,良心工程建设不足

  部分地方、领导为了早出政绩、快出政绩,急于上大项目,铺大摊子。重视近利,缺乏远谋;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给生态环境埋下了长期性、积累性的恶因。

  四、自然辩证法对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启示

  为了巩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应该主动地发挥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人类要将自身的行为活动方式与自然的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人的活动才会有效地实现,自然才会更加健康安全。

  (一)促进经济腾飞,遵循“五位一体”发展理念

  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物质文明为生态文明提供基础性的物质保障,没有物质文明的支撑,生态方面的难题和障碍根本无法克服,更谈不上重建生态文明了。而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原材料。我们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发展经济须遵循“五位一体”发展理念,追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使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相协调发展。西方社会经过长期关于环境恶化的痛苦经验,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研究,渐渐清楚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方面的影响,并且因之我们就有可能也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我国一定要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发展经济要具有计划性、前瞻性,及时、准确考虑每一项经济政策背后的生态效益,防患于未然,实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统一。

  (二)加快科技发展,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强调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自然界的重大作用。人类只有科学地认识自然,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才能够用新技术防止和消除旧技术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以防对自然的重复破坏。恩格斯和马克思在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相关叙述告诉我们,生态文明的建设关键还在于要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早期,囿于认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经济发展主要实行的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消耗高,成本高,经济效益较低。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日益严重,我们必须摆脱以往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实行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旨在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主要特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三)加快制度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强调制度建设在构建生态文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强调一种约束性的、强制性的规范,它是对人的主体自觉意识的必不可少的补充。国家应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使之更好地契合现存的环境状况,同时也要根据新出现的环境状况及时地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对于人们不恰当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政府及相关权力机关须制定必要的法律规范予以一定的调节,并利用适当的、有效的经济手段以及合理的、规范的激励机制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针对某些企业不恰当的经济政策造成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完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同时国家应鼓励企业“以4环境保护为其经营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作为中心点和出发点,通过和实施绿色营销组和策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实现绿色消费,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四)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正确的意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充分地认识自然界,从而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因此,大力培养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尤为重要。政府应组织、支持群众性环境保护活动,制定必要的道德标准对人们进行长期的教育和引导。明确公民在法律法规中享有的环境权,包括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控告权、检举权、监督权,参与环境的决策权和管理权。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科学地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我们应加强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和人文素质,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探索人类与环境的内在自然规律。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地坚持、探索,不断用实际行动去增加“量的积累”,从而形成

  “质的飞跃”,重现一个美好的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夏群友.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0(01):02.[2]

  翁礼成,陶雪琴.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源与和解之路[J].学术论坛,2010(12):06.

篇七:用辩证法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看环境问题

  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看环境问题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是把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整体的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并探求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体系。本文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对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1.引言

  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中,蕾切尔·卡森让世人意识到DDT以及其它化学农药致命的影响。卡森告诉我们,继续滥用这些“死神灵药”将导致未来某时间的“寂静的春天”。这本书使公众对化学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引起人们对自然价值的关注。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化:物种的消失、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异常、海平面上升、地面下沉以及地球灾害频繁发生等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面临严峻的考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如何处理环境危机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要在适度的范围内实现对自然的超越。人不仅要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即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开发的同时对环境进行保护,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3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看环境问题

  2.我国环境问题现状

  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都已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安全。大气方面,酸雨、汽车尾气、臭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近几年出现的重度灰霾天气更是考验着我们的应对能力。以半挥发性、挥发性有机物、多环芳烃等为代表的微量难降解有毒化学品引起水体和土壤污染,通过污染土壤生产的农副产品进入食物链。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的随意倾倒或不安全堆埋,产生的渗滤和有害气体严重地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因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酸化等引起的土地退化进一步加剧;水生态平衡失调、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破坏加剧,水患灾害频繁;生态系统、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化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破坏的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在本质上,它就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环境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对别人是一种权利对自己则是一种义务,人们的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是平等的和统一的,这种权利应当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维护。

  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的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这警告我们要重视环境问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根据上述中国环境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刻不容缓。也就是说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把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之中,实现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

  4.结论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统一,人有责任、有义务尊重并遵守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人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2/3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看环境问题

  础上合理开发自然,规范人类对自然的行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地得到保护,从而确保人和自然的和谐。这是经济能够进步发展的前提,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更是全人类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3

篇八:用辩证法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自然辩证法对当代中国生态环境的启示

  摘要: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然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污染却愈加严重。自然辩证法中早就指出,人在内的自然界,是普遍联系、不停运动的和谐整体。可这种和谐正在被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破坏。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强调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反应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影响到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我们需要反思,更需要付诸实践。

  关键字:自然辩证法生态环境科学发展观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地关系,是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就一直探索的哲学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尤其在进行工业革命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人类在过分强调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惨重代价。尤其最近的几十年里,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伴随着全球变暖,臭氧空洞,酸雨侵蚀,水资源的恶化等问题,都即将甚至已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步向前,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大气污染问题,像最近的雾霾天气和PM2.5超标问题,以及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如长江、太湖、巢湖、滇池的污染问题,土地污染问题,如矿场的污染、农药、化肥对土地的污染等,各种生态环境问题都一一凸显出来。

  长江作为中国的“母亲河”,目前正逐渐陷入一个被透支未来的恶性循环里。大量的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力均集聚在长江沿岸,随着各种类型的化学工业园区的建立,港口码头、储罐、化工项目蜂拥而至。由于大量招引各种企业,却无法严格控制企业排放废气、废水的标准,造成污染近600公里,含300余种有毒物。近年来,国家明确规定了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采取关、停、并、转和限期治理的制度,长江沿岸各地环保部门也加大打击力度,但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很难在全流域取得显著

  效果。另外,虽然长江沿岸建起了相当数量的污水处理厂,由于是国家出绝大多数的费用,很多地方不顾实际情况需要,拼命扩大污水处理厂规模。建成以后,才知道运行经费要污水处理厂自收自支,因此很多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都没有运行,或者半开半停,维持正常运行的也不过1/3。

  所以,治理好、利用好、保护好长江,不仅是长江流域4亿人民的福祉所系,而且关系着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面对这样尴尬的局面,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但其实从《自然辩证法》中,我们早就获得启示:科学技术愈益发展,愈益揭示一个规律——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是普遍联系、不停运动的和谐整体。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

  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五六十年后,恩格斯的论断才在西方世界中有了知音反响。遗憾的是,这些隔代的反响,纯属自发,而非自觉,是由一堆堆棘手的现实问题逼迫引发出的被动性的、不得不进行的反思和调整。这些反思和调整,反映在思维观念上,就是尽可能多地把已有的抽象分析提升到思维的具体;反映在实践上,就是极尽综合把握的能力,更为和谐地推进人与自然的关系。

  1972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1990年代以后,《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文件相继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越来越成为全球共识。

  今天,我国的经济总量虽然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我们现在却觉得自己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差。我们希望的是我们能够常常看到蓝天白云,而不是雾霾,呼吸到新鲜空气,不必时时担心PM2.5的多少,影响出门的计划;我们关心的是我们能看到满眼绿色,能预测明天的天气;我们担心的是我们的后代还有没有能源可以用,有没有清洁的水可以喝。这些问题是那么现实而又亟待解决。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审视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教训,反思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生态文明不仅写进了党章,而且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更是在人权白皮书中首次写入生态人权保障,凸显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然界客观逻辑的敬畏。

  要实现这种发展转变,首先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确立生态文明的观念。观念改变世界,观念塑造世界。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局面。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自然辩证法》对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阐述最为系统,相应的认识论、方法论阐述也十分丰富。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着领导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历史责任,必须在发展观念上实现真正的转变。

  我认为政府应该对各级党政干部和企业高层进行培训,结合现实学习《自然辩证法》,。加强宣传,让人们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认识到人类自身和生态环境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就等于我们在破坏我们自身。让政府和人民都能够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自觉的监督、实行。当然,这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其中不乏用一些强制性的手段,如制定一些更系统、更具体、更全面的环境法,来制约企业以及人们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行为。

篇九:用辩证法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从自然辩证法看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化:物种的消失、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异常、海平面上升、地面下沉以及地球灾害频繁发生等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面临严峻的考验。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政策以遏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1.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人、自然与社会是和谐一致的整体。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直接生活资料,而且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家园,人类虽然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但是仍然离不开生态系统和其他生命的支撑,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一样都是整体存在链上的环节,“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乃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因素”。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中,人是以物的活动方式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得到的却是自然或物以人的方式存在,从而使人成为主体,自然成为客体。这种“为我而存

  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纸

  在的关系”是一种否定性的矛盾关系。人类要维持自身存在,就要对自然界进行否定性的活动,即改变自然界的原生态,使之成为“人化自然”、“为我之物”。自然界也不断地对人的现状进行否定,即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受到自然影响,提升自身的水平和能力。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当人类尽情的享受产业和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辉煌的同时,也体验到自然生态和环境危机给地球带来的巨大伤害:森林锐减、物种濒危、资源危机、空气污染、沙漠化步步紧逼……灾难在全球蔓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日益严酷的挑战。是一如既往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还是致力于走出一条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兼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终于开始进行战略性的反思与调整。正如马克思在130年前就指出的:“文明如果是自发的发展,而不是自觉的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人类在经历了巨大的痛苦与磨难、饱尝生态苦果后,终于认识到这一点,并达成一个共识:在不断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人类更需要建设一个平衡环境与发展这一矛盾的“绿色文明”,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力求创造一个较为舒适美好的环境,这就必须能动地改造周围的自然界。我们从人和自然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的考察中,可以看到这一矛盾不是一开始就是尖锐对立的,而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由于人们过分相信自己的力量,不尊重自然规律,人为地造成了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尖锐化。

  人是自然界的人,有动物方面的自然属性,人不能脱离自然独立存在;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对自然界产生依赖,受到自然界的约束与限制,人类改造自然界必须以现有的自然物为基础,没有自然界提供“生存之源”,人类的超越就无从谈起。无论是人自身还是人进行生产实践活动都要受到自然界的限制,都无法脱离自然界独立发展。所以,人对自然界的超越是有限的超越。人对自然界的超越又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只有在规律的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才会实现有效的超越。不遵守自然规律,不仅一切活动只是徒劳,而且要受到规律的惩罚,这种主观能动性发挥越大,对自然和人类的损失越大。

  3.人与自然应当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纸

  在人和自然的矛盾运动中,它的变化、发展存在着有利于人类社会与有害于人类生存的两种趋向。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一个超越国家、民族、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超越宗教、文化和意识形态并涉及所有人的利益的全球性问题。人类对自然界过度的索取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具有不可还原性。资源的匮乏和日益衰竭、气候的恶化和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人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我们知道,人与自然,既是各自独立的客观存在,同时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从而构成对立统一的矛盾整体。人始终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后,就组成了人类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必须进行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由于人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他们的活动必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人们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去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及其发展,否则,就会受到无情的惩罚。因此,生态环境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折射出人类文明的状况。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具有一致性。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要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有赖于生态环境的发展,通过生态环境来保证。人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互馈式的协同进化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必由之路。

  4.保护措施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统一,人有责任、有义务尊重并遵守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人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规范人类对自然的行为,把人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简单的讲,应该引导人们改善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有了这三者之间关系的稳定、和谐,人类才能持续、有效地建设好唯一的家园――地球。

  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纸

篇十:用辩证法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以自然辨证法浅谈生态文明

  【摘要】本文以自然辩证的观点探讨了生态文明的建设,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系统分析了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未来。并对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模式做了探索性研究和预测。最后文章介绍了

  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字】自然辩证法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2007年10月15日的胡锦涛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是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我们知道当今世界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日益遭破坏,环境保护迫在眉睫。那么正确理解生态文明,对建设良好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那么以自然辩证法的观点认识和分析生态环境的发展历程,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保护环境,有助于人们更加认识环境的重要性。

  一、认识的钥匙——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它主要研究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其研究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它集中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在自然界和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它的原理和方法主要适用于自然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

  自然辨证法告诉我们,生态文明作为协调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人类在改造自然时必然要遵循自然辩证法。“人是自然之子”这句话,揭示了人与自然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

  二、生态自然观的形成及意义

  我国很早就提出了“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理念和行动准则。实际上,人与自然只有和谐共处,社会经济发展才有保障,人类生活在良好环境中,才能保障自己延续和可持续发展。但人类经济发展往往是以自然生态破坏为代价的。

  生态自然观正是在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恶性循环的过程中,被人类发现了这种恶性循环,并通过科学分析追根溯源,最终得出生态必须得到保护的结论而形成的。生态自然观的基础是普遍联系的原理。世界上没有孤立的物质,每种物质都跟其他物质有着广泛的联系,人也一样。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关注生态环境,让人类活动符合生态运动的客观规律。拥有了生态自然观之后,人们就可以遵循这些客观规律,不让自己生存的世界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日益恶化。

  三、现阶段生态环境的恶化

  正因为现代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已造成人和自然关系紧张的局面,表现为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城市拥挤、生态失衡等,使人类和大自然的生存都受到威胁。远古姑且勿论,就拿今年2009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来说。

  2009年02月19日

  21世纪经济报道:“长江源区生态环境指标恶化

  补偿试验区方案起草”

  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区,是三江源区最重要的一个生态功能区,对我国生态影响范围也最大。源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而在2009年2月发生在江苏省盐城市的水污染事件,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严重不便。盐城市公安部门虽已对该市标新化工有限公司涉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立案侦查,但水污染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治理。盐城的水危机为后发达地区敲响了环保警钟。

  当今环境污染和压力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首要因素。有位西方学者在研究了文明与生态环境关系后认为:“文明越是灿烂,它持续的时间越短。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了这些文明的地方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者破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我们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同时,应清醒估计到保护环境的意义。在环境污染方面,无论人类还是自然界都没有赢方。

  四、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也是认识生态文明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恩格斯说过:“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絶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

  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

  人类不合理活动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促使人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论,在实践上即为可持续发展战略。

  (1)

  生态文化模式的选择

  解决人与自然矛盾模式的最佳选择,即为生态文化。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承认人类生存和自然界生存都是同等重要,由此建立人与自然平等关系;既承认社会物质生产,也承认自然物质生产,使二者和谐、协调地发展;既承认文化价值,也承认自然价值,使二者统一起来。我国近年来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和土地开发利用,大力推行植树造林、緑化荒山,强调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一系列政策和行为,即属文化生态范畴,也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必要步骤。

  (2)制度层面生态文化对策和措施

  藉助于各种制度决定人对自然界作用的性质和规模,包括政府制定有关环境保护政策、制度、法规,使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领域,纳入国家、地方发展战略,强化环境立法和执法等。

  (3)精神层面生态文化对策和措施

  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的哲学,亦即生态哲学。教育人们以生态学规律指道自己行为,任何经济活动都应限制在生态允许范围内,不能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大力扶持、发展生态文学艺术,以此作为保护环境、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艺

  术形式;建立和提倡生态道德、教育社会成员树立自然界价值和自然界权利观念,并在实践上保护所在地区的生命和自然界,保护自然和生命的多样性,节约和有效地使用自然资源、禁止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以此为出发点,制定生态道德的具体原则和行为规范。

  五、结语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既对立又统一的论断,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遵循自然辨证法,建设者要学习自然辨证法,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和人文素质,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环境的内在自然规律。生态文明将展现人类与环境的共存,人类与环境在新的高层次的平衡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

  2、《自然辩证法概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推荐访问:用辩证法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辩证法 生态环境保护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