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16篇)人民日报人民观点第四季度文章汇编【完整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度(16篇)人民日报人民观点第四季度文章汇编【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4年度(16篇)人民日报人民观点第四季度文章汇编【完整版】

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观点第四季度文章汇编(16篇)目 录

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观点第四季度文章汇编(16篇)

目 录

1.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人民观点)1

2.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人民观点)5

3.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人民观点)8

4.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人民观点)11

5.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人民观点)14

6.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人民观点)17

7.共同绘就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人民观点)21

8.世界好,中国才会好;
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人民观点)24

9.推动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人民观点)27

10.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人民观点)31

11.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人民观点)34

12.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人民观点)37

13.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人民观点)41

14.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人民观点)45

15.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人民观点)48

16.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人民观点)51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人民观点)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五个必须”。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文章,与广大干部群众一道,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编者

在新发展阶段,没有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将不可持续,因此,高质量发展成为多重约束下求最优解的过程

走进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的未来公园,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展品熠熠生辉。介孔材料、智能机器人、创新药械,一张张科创名片兼具科技感和未来感;
C919大型客机、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一个个大国重器模型赫然亮相。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并概括提出“五个必须”: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和阶段、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历程以及各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与“发展是硬道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基本路径,标定了中国经济发展新方位。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以抓铁有痕的决心、久久为功的韧劲,把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本身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突出表现。破解这个问题,就必须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从主要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在新发展阶段,没有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将不可持续,因此,高质量发展成为多重约束下求最优解的过程。只有以“硬道理”的清醒认识自觉推动高质量发展,解决好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持续增长,才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物质技术基础,以发展实绩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相统一。在四川考察时要求“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今年以来,***总书记围绕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为各地区各部门找准定位、攻坚克难指明了方向。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任务,不断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就能推动我国经济从外延式扩张上升为内涵式发展,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当前,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和底气。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就能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守正道而开新局,致广大而尽精微。新时代新征程,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协同配合,以科技创新增强经济活力,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内生动力,形成全国上下竞相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中国经济前景光明!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人民观点)

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要以“最大的政治”的清醒和坚定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笃定前行

不久前,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命名交付,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这造船工业“三颗明珠”的能力。造船工业的突飞猛进,凝聚着一大批产业工人、科研工作者、企业家的心血和汗水,成为全国人民携手同心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奋勇前行的生动注脚。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五个方面精辟概括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完成这个使命任务的途径,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汗水。今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20年来,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七号,从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到长期驻守空间站,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飞天梦圆,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生动缩影。10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国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要以“最大的政治”的清醒和坚定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笃定前行。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新时代以来,在脱贫攻坚战场上,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广大乡村干部和群众携手奋斗,创造了人类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奇迹;
在科研攻关第一线,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钻研,成就“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组网等重大创新成果;
在大街小巷,快递员来回奔忙,为物流畅通注入源源动力……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新征程上,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就能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总书记强调:“中国经济克服挑战、稳步前行,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应当看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前进道路上,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我们就一定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团结就是力量,实干成就未来。面向未来,亿万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在各自岗位上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好、走得远。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人民观点)

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助力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对纲举目张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中国经济能够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保持回升向好态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发展在安全的轨道上行稳致远、笃定前行

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以安全为前提。当前,我国冬小麦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长势总体较好。据统计,全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再获丰收的粮食生产,进一步夯实了安全发展基础。

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五个方面精辟概括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才能为高水平安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只有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才能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助力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对纲举目张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一年来,能源资源供应稳定,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再创新高,煤电油气供应足、价格稳;
金融业运行总体平稳,整体风险抵御能力较强,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1%;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出台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稳定房地产市场等一批政策举措,扎实推进保交楼工作……中国经济能够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保持回升向好态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发展在安全的轨道上行稳致远、笃定前行。

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一个国家只有通过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才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保障安全。世界上最具成长性的消费市场实现“增量创新”,多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民营企业年度进出口规模所占比重首超50%……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筑牢了安全的基石。从更深层面看,进一步提升维护安全能力,必须靠高质量发展实现。比如,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解决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才能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控;
再比如,只有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能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实践告诉我们,建立在高质量发展之上的安全才是可靠的、可持续的,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才能与时俱进筑牢安全屏障。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才能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一方面,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另一方面,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总之,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牢牢守住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总书记指出:“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盯住关系国家和区域安全的科技、产业、金融等领域和重大基础设施,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夯实安全发展的基础。”新征程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注重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高质量发展提升维护高水平安全的能力,以高水平安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中国号”巨轮必能越激流、过险滩,驶向更加壮阔的前程。

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人民观点)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做好宏观经济治理,最重要的就是平衡供需关系,这就要求根据供需矛盾的变化相机抉择合理的策略

找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的有机结合点,才能释放两者协同发力的巨大潜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星光点点,海风阵阵。12月,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开幕式上,无人机表演以星空为幕、以光影作画,呈现声光电交融的视听盛宴。“海口杯”帆船赛,三亚国际文博会,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开放周……相关活动累计接待人数超20万人次,线上触达超5亿人次,线上线下直接销售额累计超5000万元。消费升级催生新供给,有效供给激发新需求,供需协同发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做好宏观经济治理,最重要的就是平衡供需关系,这就要求根据供需矛盾的变化相机抉择合理的策略。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五个方面精辟概括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之举,也是应对外部冲击,破解发展难题,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增强我国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的有效手段。

经济发展是一个供给与需求相互影响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
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必须推进供给端创新,以提升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明年九项重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才能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新供给牵引创造新需求。

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创新发展优势和抗冲击能力优势。充分用好超大规模市场这个宝贵的战略资源,以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内需牵引和催生优质供给,能够助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应该看到,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无论是“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还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抑或是“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释放内需潜力,为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发挥“助推器”“稳定剂”作用。

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在政策实施上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有效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是有合理回报的投资、有收入依托的消费、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需求,是可持续的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提升供给结构对有效需求的适配性,不能形成不符合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的落后产能和产品。因此,找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的有机结合点,才能释放两者协同发力的巨大潜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蕴藏着提升供给质量和扩大内需的无穷潜力。增强信心和底气,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我们定能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人民观点)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是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开放,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活力护航,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

从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入手,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才能行改革之道、革烦苛之弊、开创新之门,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三张桌子”的故事广为流传。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曾用三张桌子,来展示政府权力的“瘦身”效果:第一张堆满改革前限制措施共186份文件;
第二张摆着被调整的151份文件;
第三张上面是自贸试验区改革一年后还留存的35份文件。也就是说,改革第一年,有81%的企业投资限制文件被调整,有的限制条款从此消失。“三张桌子”,一个缩影。十年来自贸试验区改革推出一批首创性举措,不仅大幅提升了对外开放水平,更以制度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生动写照。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五个方面精辟概括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向改革要动力,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向开放要活力,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才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这是坚定不移的决心,更是掷地有声的行动。今年以来,从破除要素流通堵点、卡点,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到多措并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再到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连续缩减,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加大,改革开放红利不断释放,发展动能更加充沛。当前,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是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开放,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活力护航,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实践告诉我们,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践行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时至今日,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向最难处攻坚、向最关键处挺进。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从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入手,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才能行改革之道、革烦苛之弊、开创新之门,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当前,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3。在各国工商界眼中,中国位列最佳投资目的地,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将为中国打开更大发展空间,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45年前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更大勇气、更实举措,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觉醒引向更高境界,让改革开放这个“根本动力”“活力之源”在新征程迸发出更大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人民观点)

传承和发扬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共建“一带一路”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大力弘扬丝路精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推出77台中外演出项目。开幕仪式后,交响诗篇《丝路颂》在乐声中展开一幅动人的丝路画卷。音乐会精选中国作曲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丝路主题作品,呈现了中国音乐人对丝路精神的诚挚感触和多样表达。

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犹如川流不息的“大动脉”,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集地,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千载流泽生生不息,丝路精神薪火相传。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主席深刻指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
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新时期的丝路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讲究和睦、追求和谐的民族品格,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扬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共建“一带一路”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10年来,中国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丝路精神,唤起人们对过往时代的美好记忆,共同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力量,为国际经济合作搭建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动力。正是因为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重现活力,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吞吐量居地中海港口前列,内陆国哈萨克斯坦拥有“出海口”的梦想变为现实,乌兹别克斯坦“千顶之城”希瓦不再年久失修、重现往日风姿,吉尔吉斯斯坦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国际人士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吸引越来越多国家参与其中,共建“一带一路”秉持的丝路精神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外合作伙伴发起成立了20余个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机制,涵盖铁路、港口、能源、环保等领域;
截至2023年6月底,丝路基金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5个,承诺投资金额约220.4亿美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106个成员,批准227个投资项目,共投资436亿美元;
2013年以来,中国面向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非洲、拉美等区域建设了9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累计帮助50多个非洲国家建成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鲜明映照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实践有力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从历史维度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变革创新的步伐持续向前,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方的大合唱;
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而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大力弘扬丝路精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历史潮流的延续,也是面向未来的必然抉择。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和文艺演出上,古朴典雅的中国民族器乐《礼尚乐合》、跨越国界的中外音乐舞蹈表演《美美与共》,令人印象深刻。前进道路上,坚定不移弘扬丝路精神,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就一定能共同书写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时代新篇。

共同绘就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人民观点)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道,回顾过去10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汲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智慧与力量。

——编者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

金秋的北京,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巩固了国际共识、丰富了合作成果、拓展了光明前景。

2013年秋,***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10年来,***主席高瞻远瞩、谋篇布局,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走深走实,在高质量发展中开拓出一条造福世界的发展繁荣之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向前迈进。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主席深刻指出:“我们开展了数千个务实合作项目,收获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共同绘就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

坚守初心,携手同行;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10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力量,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

以时空维度观察,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步伐不断迈进,朋友圈不断扩大。从太平洋西岸到东欧平原,从红海之滨到南部非洲,从东南亚到拉美……10年来,中国已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此同时,成功举办3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从最初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拥有109个成员……壮丽的“丝路画卷”,展现出各国人民携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书写下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合作故事。

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10年勇毅前行,“一带一路”这颗梦想的种子,渐渐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当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在克罗地亚,横跨亚得里亚海小斯通湾的佩列沙茨大桥,将原本3小时的车程缩短至数分钟,被当地媒体誉为“民众期盼了300年的宏伟建筑”。10月17日下午,国家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共同为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揭幕。在喀麦隆、埃塞俄比亚、吉布提……无论是打出水井、满足村民饮水需求,还是安装路灯、照亮行人夜归之路,一个个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解了燃眉之急,改善了生活条件。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国携手共建国家,致力于推动全球互联互通。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基础设施“硬联通”扩展到规则标准“软联通”,极大促进了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比如,中欧班列铺展运行线路80多条,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再比如,截至今年8月底,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国际和区域组织等有关文件。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

涓涓流水,汇为汪洋;
点点星光,点亮银河。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今天,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正值风华正茂。继往开来,昂扬奋进,携手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我们一定能在共同努力中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
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人民观点)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一带一路”是什么?在马达加斯加马哈扎扎镇的养殖户们眼中,它是中国援建的、大大降低鸡蛋运输破损率的“鸡蛋路”;
在马拉维民众眼中,它是助力15万人摆脱缺水困境的“幸福井”;
在老挝人民看来,它是打通连接老挝与周边国家运输大通道、让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的中老铁路……一个个具体而温暖的答案,映照着“一带一路”带给共建国家人民真真切切的获得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和世界发展统一起来,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铺就一条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康庄大道。

今日中国是世界之中国,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和平繁荣也离不开中国。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主席精辟概括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1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总结三个方面的重要经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
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当前,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更加强劲。共建“一带一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搭建了实践平台、提供了实现路径,推动美好愿景不断落实落地。10年耕耘,这条承载文明记忆、寄托未来梦想的希望之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中白工业园、蒙内铁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一批标志性项目开花结果,托举起发展繁荣的梦想。鲁班工坊、澜湄甘泉行动、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活动……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地生根,搭建起沟通心灵的桥梁。中欧班列、中巴经济走廊、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一座座合作丰碑悄然树立,凝聚起同心同行的力量。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共建“一带一路”是造福世界各国的幸福之路。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曾经“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特色商品不断走向世界、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数据显示,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
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近2.9万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45.4%,较2013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这条阳光大道将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开辟新空间。

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也是为了世界的发展;
既是中国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中国方案。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前行道路上,有顺境也会有逆流。各方携手同心、行而不辍,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才能推进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

驼铃悠悠,丝路延绵。穿过时间的长河、跨越山海的阻隔,“一带一路”这条人类通向美好未来的希望之路,生命力必将更加旺盛,发展前景必将更为广阔。

推动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人民观点)

共建“一带一路”帮助许多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提高了接入世界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更好地促进协同联动发展

最近,一组反映相同地点发展变化的卫星影像对比图,在网上引发关注。中老铁路老挝万象站、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塞内加尔竞技摔跤场、阿根廷“基塞”水电站……通过卫星视角,人们得以直观感受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累累硕果。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造福各国、惠及世界,让每个国家都有机会共享发展机遇。

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连接着历史、现实与未来,源自中国、面向世界、惠及全人类,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主席指出:“10年来,我们致力于构建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10年来,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共建“一带一路”立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畅通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条现代化铁路、第一座工业园……共建“一带一路”帮助许多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提高了接入世界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激动人心的改变,标注发展的成色。奔行在铁路上的列车,驰骋在公路上的汽车,联通各国的空中航班,劈波斩浪的货轮,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
一座座水电站、风电站、光伏电站,一条条输油、输气管道,越来越智能通达的输电网络,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绿洲、灯塔;
现代化的机场和码头,通畅的道路,拔地而起的经贸产业合作园区,成为新时代的商贸大道、驿站。对当地民众而言,“一带一路”并不是抽象的名词,而意味着水和电,路和桥,学校和医院,增加的收入、改善的生活和值得期待的明天。顺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推动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越来越宽广。

跨越大洋大陆,人民心心相印。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大道上,精彩纷呈的文化年、艺术节、博览会、展览会,独具特色的鲁班工坊、“丝路一家亲”、“光明行”等人文交流项目,不断深化的民间组织、智库、媒体、青年交流,奏响新时代的丝路乐章。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共建国家形成文明共荣发展态势,一条新时代的文明之路呈现在世人面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10年奋发,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在这个地球上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合作共赢之网。实践深刻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主席指出:“这些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什么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各国政府、企业和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更好地促进协同联动发展,才能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

“手牵手,肩并肩,只要我们团结,没有什么不可能。”一首以雅万高铁为主题的中印尼双语歌曲《向前行把梦想实现》,唱出了人们的心声。作为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一个十年只是序章。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不忘合作初心,坚定不移前进,这个被形容为“激发了150多个国家实现梦想的热情”的倡议,必将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人民观点)

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实践平台

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格局平台效应不断扩大,中国与共建国家深化合作、共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物畅其流,人享其行,发展便犹如插上翅膀。以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为依托,内陆国家哈萨克斯坦拥有了出海口;
乘坐中欧班列,欧洲的苹果可以销往近万公里外的中国市场,中国云南的咖啡也可以进入欧洲市场;
中国农业企业同老挝专家合作培育优质香米,帮助建起出口产业链,一举结束老挝稻米零出口的历史;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自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入股后,综合指标重回世界十大航运枢纽之列……“一带一路”建设让更多国家走上扩大开放的道路,联通开放的利好深深造福了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人民。

即使相隔万水千山,也能够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2017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一带一路”是一条开放之路,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降低交易成本和营商成本,释放发展潜力,提升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实践平台。

自古以来,互联互通就是人类社会的追求。互联互通,经济血脉才更加通畅,经济社会发展潜力才能被充分挖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促进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成本竞争力是一个重要因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可以有效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目前,中欧班列已铺就运行线路86条,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货物流向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港口,这些开放大通道为共建国家促进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水平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格局平台效应不断扩大,中国与共建国家深化合作、共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创新贸易合作机制、加强政策协调,有助于促进市场开放、消除贸易障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推进“陆、海、空、网”四位一体的“硬联通”,同时也加强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软联通”,畅通了贸易和投资合作渠道,提供了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机制保障,有助于打造深度互补、高度共赢的合作新格局。据了解,仅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农产品到达中国市场的通关时间就缩短了90%。与此同时,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推动贸易畅通的重要新生力量,为共建国家带来更多贸易机会。

过去几十年中,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因为互联互通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限制,没有被纳入全球价值链,甚至成为经济全球化“被遗忘的角落”。“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产业合作和技术传播,符合共建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的迫切需要,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世界经济找到了新增长点。泰中罗勇工业园、中印尼综合产业园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中白工业园……一个个园区在精诚合作中展现勃勃生机,让共建国家有机会搭上经济全球化列车、提高工业化水平,同时也深化了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为各国工商界提供更多机遇。

翻山越岭、跨洋越海,丝绸之路是古人创造的互联互通奇迹。如今,远洋巨轮劈波斩浪,“钢铁驼队”跨越大洲,续写着新时代的丝路故事。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10周年为新起点,加快发展战略对接,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扩大产业与投资合作,开放将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

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人民观点)

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中国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中国方案,旨在推动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

弘扬伙伴精神,不忘合作初心,坚定不移前进,才能携手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

不久前,“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成功举办,各国企业代表排队签约的盛况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从企业家大会,到互联互通、数字经济、绿色发展3场高级别论坛,再到贸易畅通、海洋合作、廉洁丝路等专题论坛……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各方共达成89项多边合作成果文件、369项务实合作项目,为各国现代化事业注入强劲动能。

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应有权利。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主席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今天的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华民族所追求的复兴,是在世界现代化大背景下展开的,不仅要实现本国的繁荣富强,而且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事实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中国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中国方案,旨在推动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助力许多发展中国家加快了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在非洲,蒙内铁路、亚吉铁路等先后通车运营,成为拉动东非乃至整个非洲国家纵深发展的重要通道;
在阿根廷,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优化了当地能源结构,助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泰国,经由鲁班工坊培训的工程师在泰中罗勇工业园的生产线上忙得不亦乐乎;
在乌兹别克斯坦,布斯坦灌溉渠道修复工程竣工通水,解决了10多万公顷农田灌溉难题……从激活共建国家发展动力的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到通过“授人以渔”增强共建国家减贫能力的众多产业合作项目,再到增进共建国家民生福祉的民心工程,共建“一带一路”帮助发展中国家打破发展瓶颈,为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作出了中国贡献。

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主席指出:“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对于引领新形势下国际合作和全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主席宣布的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是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务实举措。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共建“一带一路”将会更具创新与活力,更加开放和包容,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经验将不断为共建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实现现代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全球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显著增加,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团结反对分裂、以合作促进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愈发彰显,前景更加值得期待。放眼未来,我们应当坚持开放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促进文明包容互鉴;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着力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
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前方是坦途还是荆棘,弘扬伙伴精神,不忘合作初心,坚定不移前进,才能携手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

继往开来、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我们一定能书写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时代新篇,开创各国共同迈向现代化的美好明天。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人民观点)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事实证明,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评论,梳理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编者

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肯尼亚有了第一条现代化铁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白俄罗斯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焕生机,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再创辉煌,哈萨克斯坦的小麦卖到了东南亚,中老铁路让东南亚水果有了更便捷出口通道……世界经济版图上,没有哪个倡议能像共建“一带一路”这样,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凝聚如此广泛的民心。

2013年秋天,***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由此开启国际合作的崭新篇章。这个倡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探索远亲近邻共同发展的新办法,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
截至2022年底,我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实践充分表明,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突出发展视角,是合民心、顺潮流的好事。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难题,追根溯源都与发展鸿沟、发展赤字有关。全球范围看,发展领域仍面临巨大融资缺口,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任重道远。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曾经是“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如今“一带一路”建设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迄今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串联起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拉紧互联互通纽带,释放增长动力,实现市场对接,推动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丰富了填补发展赤字、增进各国民生福祉的现实路径。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携手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为各国合作发展提供新动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为共建国家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清洁、高效、质优的绿色能源项目点亮共建国家未来发展之路,减贫、农业技术、职业教育等民生领域一个个接地气的项目有效提高共建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十年光阴荏苒,各方积极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构建起全方位、复合型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从中欧班列到西部陆海新通道,从中巴经济走廊到产业园区合作,一个辐射全球各大陆、连接世界各大洋的互利合作网已初步形成。“一带一路”开创了国际发展合作新模式,让更多国家和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应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

义谓天下合宜之理,道谓天下通行之路。***主席强调:“‘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携手做大互利共赢的“蛋糕”,在国际社会共同愿景和普遍共识基础上,持续推进政策沟通对接以及务实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由各方平等协商、责任共担、共同受益;
支持开放、廉洁、绿色发展,反对保护主义,努力建设风清气正、环境友好的新时代丝绸之路;
践行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理念,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理念不断丰富,让各国互联互通更加有效,经济增长更加强劲,国际合作更加密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今年是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中方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各方参加论坛活动,共同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弘扬伙伴精神,不忘合作初心,引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向前发展,必能铺就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绘就绿色发展的亮丽画卷,书写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时代新篇章。

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人民观点)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持续的、进阶的、实质性的贡献

共建“一带一路”将继续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各国经济联动融通,为经济全球化建桥修路,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确定性

国际货物联运从日均2列增至日均14列,运输货品从10多种增至2000余种,货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开通初期压缩一半以上……中老铁路开通一年多来,运输网已辐射至13个国家和地区,打开了共建共赢经济发展的新通道。蓬勃发展的中老铁路,折射共建“一带一路”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也成为“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为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的有力见证。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主席强调:“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内陆边陲变成开放前沿,促进了共建国家经济融合、发展联动、成果共享;
经济合作跑出加速度,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共商共建共享,不断丰富新形势下多边主义实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持续的、进阶的、实质性的贡献。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对世界形势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怎样发掘和培育持久增长的动力?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怎样维护和发展带动增长的开放型经济?全球发展失衡,怎样实现各国在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从而确保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之所以行稳致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为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汇聚新思路,为实现联动式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能量。

“一带一路”是一条繁荣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描绘了新愿景,为国际发展合作提供了新机遇。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最具潜力的合作带,凝聚了共建国家渴望发展的最大共识、契合了共建国家经济发展升级的最迫切意愿、提供了世界经济走出阴霾的最有效方案、展现了中国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最大诚意。“一带一路”建设把共建国家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让世界各国的发展机会更加均等,让发展成果由各国人民共享。

“一带一路”是一条开放之路。一段时间以来,逆全球化思潮、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渐显现。共建“一带一路”以开放为导向,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着力推动形成开放型世界经济,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坚持开放合作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共建“一带一路”将继续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各国经济联动融通,为经济全球化建桥修路,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确定性。

“一带一路”源自中国,属于世界。不以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划线,而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合作;
没有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是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
不是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是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事务由大家共同商量,项目由大家共同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和均衡的全球治理体系。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商共建共享等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中非合作论坛等国际组织及机制的重要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释放了强大的国际影响力、道义感召力、合作吸引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中国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更多智慧,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人民观点)

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

继续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乘势而上、顺势而为,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俯瞰马尔代夫胡鲁马累岛,五座桥如玉带横卧碧波之上。曾经,胡鲁马累一期岛和二期岛之间只有一座临时搭建的木桩小桥,居民时常抱怨出行不便。中国企业在两岛之间建设五桥项目后,两个人口密集的岛屿实现互相连通,还带动了商业、文化旅游业发展,当地人感慨:“中国企业在胡鲁马累承建了住房、桥梁等项目,丰富了这座城市的面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两个岛、五座桥,犹如一扇洞察马尔代夫发展变迁之窗。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顺应了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2019年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主席提出,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促进了增长,传播了技术,增加了就业,改善了民生。

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迫切任务。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方便病患求医问诊的医院、保障当地粮食供应的面粉厂、能把清洁饮用水送到千家万户的水厂……在减贫、农业技术、职业教育等民生领域,一个个接地气的项目有效提高共建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正如***主席指出的,“真正惠及民生、获得老百姓欢迎的是最好的项目”。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推出一批有利于共建国家民生改善的项目,合民愿、惠民生、聚民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走深走实,为各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带来实惠。

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的幸福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探索远亲近邻共同发展的新办法,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有望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契合中国和共建国家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国家、重点项目,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增长之路”,广阔前景令人期待。

以天下之利为利,以人民之心为心。***主席强调:“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发展起来的中国没有独善其身,而是同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共同探寻人类社会所面临挑战的解决之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迈出坚实步伐,继续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乘势而上、顺势而为,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必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中国举办的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给许多国家民众带来新机遇,成为互利共赢、造福人民的生动写照。在斐济,菌草技术被誉为“岛国农业的新希望”;
在莱索托,农民称菌草为“致富草”;
在卢旺达,3500多户家庭参与菌草生产,每户每年收入增加了1至3倍。一条条“幸福路”、一座座“连心桥”、一片片“发展带”落地成为现实,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从历史延伸向未来,“一带一路”这条阳光大道必将越走越宽广。

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人民观点)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共建“一带一路”搭建起世界与中国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桥梁,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使国内各区域开放潜力有效释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云计算产业园内,约2万个渲染节点为国内外电影特效画面提供渲染技术,海量数据在直达北上广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上昼夜“奔行”,不断建成的标准机柜能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提供强大算力。戈壁“油城”的“智能”蝶变,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国开放发展的缩影。

***总书记强调,“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对今天的中国来说,问题已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经济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带一路”建设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内生性要求,有助于推动我国开放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对接,带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截至目前,中欧班列联通中国境内112个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覆盖中国中西部18个省(区、市),六大经济走廊建设为中西部地区开启开放发展的快车道。共建“一带一路”搭建起世界与中国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桥梁,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使国内各区域开放潜力有效释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
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共建“一带一路”有力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中国也受益良多。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通,有效节约运输时间、降低运营成本,让宁夏枸杞原浆和葡萄酒、广西螺蛳粉、贵州茶叶等曾“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特色商品,不断走向世界、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与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以及国际和区域组织签署了107份标准化合作文件,促进了民用航空、气候变化、农业食品、建材、电动汽车、油气管道、物流、小水电、海洋和测绘等多领域标准国际合作。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共商共建共享已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和开展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国理念收获各方认同。更加开放的中国为世界注入活力,一个更加繁荣的世界也将为中国提供更优环境。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许多挑战,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全球视野,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才能在大变局中把握航向、在大潮流中破浪前行。中国把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紧密衔接起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对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具有重要意义。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中国将与共建国家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

古道悠悠、茶香缕缕,人文、旅游、经贸等往来密切,“晋商万里茶路”在中俄两国绽放全新的生命力;
磨机运转、隆隆轰鸣,印尼海螺孔雀港项目水泥磨机顺利投产,为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望闻问切、配药调制,多名中医师来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为患者诊脉开方,中医药漂洋过海展现东方魅力……10年回眸、硕果累累,“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共同发展的大道越走越宽。开放的中国,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一带一路”倡议,欢迎更多国家投身参与,为世界共同创造和平、发展、合作的未来。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人民观点)

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理念与正确义利观,坚持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

世界大势,浩浩荡荡,合作共赢才有未来。开门搞合作,开放谋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要义

“朋友你定要去,去乘那火车翱翔。滚滚向前的车轮,便是我们的翅膀。我的家乡,有了腾飞的力量……”在肯尼亚,传唱着一首关于蒙内铁路的动听歌曲。作为中国与肯尼亚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蒙内铁路运营6年多来,截至今年9月底,旅客列车平均上座率达95.8%,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2%,已成为加快肯尼亚现代化步伐的“大动脉”。这条世纪铁路让“连接国家,走向繁荣”的目标一步步变成现实,为东非地区互联互通和中非合作共赢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今世界,各国利益高度融合,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合则强,孤则弱”,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主席深刻指出,“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作为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理念与正确义利观,坚持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推动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开创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

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丝路海运”航线通达全球43个国家的117个港口;
中巴经济走廊胡布电站项目可满足400万巴基斯坦家庭的用电需求,为当地每年节省数亿美元的发电成本;
在布隆迪,杂交水稻减贫示范村项目不断推广,惠及2.25万人……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激发起各国互联互通、合作发展、创新发展的澎湃活力,绘制出一幅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壮美画卷。“充分感受到共建‘一带一路’的益处”“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和有效的途径,树立了南南合作的典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机遇”……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丰硕成果。

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秉持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共建“一带一路”寻求各方利益交汇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实现各方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据测算,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实践证明,只要各国有合作的愿望、协调的行动,天堑可以变通途,“陆锁国”可以变成“陆联国”,发展的洼地可以变成繁荣的高地;
只要大家把彼此视为朋友和伙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成就,赠人玫瑰则手有余香,成就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世界大势,浩浩荡荡,合作共赢才有未来。开门搞合作,开放谋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要义。回首第一个蓬勃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让合作共赢的力量直抵人心。展望下一个金色十年,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可阻挡,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愿望不可阻挡,惟有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才能绘就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新图景。

历史深处,驼铃阵阵、舳舻千里,张骞策马西去、郑和扬帆南下,在万里丝路上播撒善意和友谊。古丝绸之路以其连接文明形态之多、跨越历史时期之长而著称,也因海纳百川而行稳致远。时光流转,共建“一带一路”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成为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持续做大合作增量,扩大互利共赢,沿着这条阳光大道勇毅前行,就一定能抵达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

推荐访问:(16篇)人民日报人民观点第四季度文章汇编 人民日报 汇编 第四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