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检测肝癌肝硬化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8月本院消化科肝癌68例,肝硬化102例住院患者的PCR检测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结果。结果68例肝癌患者中HCV-RNA阳性21例,检出率为30.88%,102例肝硬化患者中HCV-RNA阳性18例,检出率为17.65%,肝癌肝硬化患者中总检出率22.94%(39170。结论肝癌肝硬化患者中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更为直接、准确、样本检测重复性好等优点,有利于准确分析肝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

【关键词】肝癌;肝硬化;血清丙型肝炎病毒;PCR检测

丙型肝炎病毒(HCV呈RNA-RNA复制病毒,是一种嗜肝性慢性病毒,具有全球人类传染性,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据统计,丙型肝炎患者中约60%转为慢性肝炎,其中又有20%的病人转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1]。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因素导致肝脏慢性及进行性的肝细胞坏死,肝正常结构紊乱,肝内结缔组织再生,出现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质地变硬的弥漫性改变。肝癌是原发性肝癌的简称,是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家之一,发病率在1010万左右[2]。因此,准确检测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对人类预防HCV传染具有中的意义。本文就PCR检测肝癌肝硬化患者中血清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资料选自2008年2月至2012年8月本院消化科肝癌68例,肝硬化102例住院患者病例资料中PCR检测血清丙型肝炎病毒结果。68例肝癌病例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2.2±3.6岁;102岁肝硬化病例中男62例,女40例,年龄46-69岁,平均年龄(52.6±5.2岁。所有病例诊断符合《肿瘤学》相关诊断标准[3]

1.2试剂与方法

1.2.1试剂采用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HCV-R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实验操作步骤严格按说明书进行。仪器选用美国ABI7500型PCR检测分析系统进行定量统计分析。

1.2.2方法170例患者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液2-3ml,4000rmin,离心10min,吸取血清100ml,HCV-RNA模板采用核酸提取柱法提取;荧光引物及不对称扩增参与的扩增物均HCV-R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操作步骤进行;最后通过ABI7500型荧光检测仪检测每例血清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在试验中均设定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室内质控品及4个不同量的HCV-RNA阳性标准对照的荧光强度变化值,通过微机定量统计软件计算出待检标本中HCV-RNA定量,HCV-RNA定量参考值:<1.0×103IUml。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70例标本血清中HCV-RNA,其中68例肝癌患者中HCV-RNA阳性21例,检出率为30.88%,102例肝硬化患者中HCV-RNA阳性18例,检出率为17.65%,肝癌肝硬化患者中总检出率22.94%(39170,肝癌组与肝硬化组中HCV-RNA阳性率对比分析(X2=12.68,P<0.05显示肝癌组与肝硬化组具有可比性,见表1。

3讨论

病毒性肝炎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其中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可以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临床表现的全身性传染病之一。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组结构类似黄病毒属和瘟病毒属,1991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其归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属于单股正链RNA[4]。由于HCV-RNA含多聚蛋白相对较小、病毒复制指数较快及高突变率均有利于病毒遗产生传异质性,并能逃避宿主的免疫监测,从而导致大多数患者发生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CV或HCV-RNA阳性患者在临床常表现为全身无力,肝区不适。有学者报道[5]临床患有丙型肝炎病人50%可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部分病人会导致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有报道丙肝患者的20%-30%最后发展成肝硬化,而且肝硬化患者若不及时得到合理地治疗,约有10%-30%可发展为肝硬化,进而又会有3%-10%演变为肝癌[6]。与本组研究资料显示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经PCR检测肝硬化阳性18例,HCV-RNA阳性率17.65%相接近,肝癌组中PCR检测68例肝癌患者中HCV-RNA阳性率30.88%。

目前,随着免疫检验技术的发展,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检测方法多样,抗-HCV的检测仍是丙型肝炎病毒的初筛查方法。另外抗-HCV检测丙型病毒性肝炎虽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但其检测结果尚不能作为确诊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依据,尤其是酶联免疫法抗-HCV不能检测出所有HCV携带者。由于HCV含有6个基因型及多个亚型,变异率高,各型及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而且丙型肝炎临床症状不明显,所以随着病毒检测由细胞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后只有测定HCV-RNA是HCV诊断的“金标准”,HCV-RNA更能直接反映患者血清中HCV的存在及HCV-RNA特异免疫应答[7]。因此,常用的荧光PCR定量检测得到迅速发展。PCR检测HCV-RNA灵敏度高,准确性及标本重复性好,尤其是在人体感染HCV1-2周后血清中即可检测到HCV-RNA,可以较快地反映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快慢与传染性强弱。据报道全世界近1.7亿人被慢性丙肝病毒所感染,不同的临床体征及表现最终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炎症状和肝纤维化。其中一部分患者经过几十年发展为肝硬化或终末期肝癌等不同的肝病并发症。本组68例肝癌病例及102例肝硬化病例中PCR定量检测HCV-RNA阳性分别为30.88%与17.65%,远低于文献报道[8]HCV-RNA的检出率以肝硬化中高达48.36%,其中慢性丙肝肝癌组HCV-RNA水平(139.00±36.64×105明显高于丙肝肝硬化组(14.00±48.66×105,并且具有差异性(P<0.05,另外HCV携带者与肝小细胞癌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因素[9]。尤其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到肝小细胞癌的发生通常要通过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阶段,导致肝细胞进一步破坏最终转变为肝癌。

4小结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传播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而且丙型肝炎病毒又具有嗜肝性。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不断破坏肝细胞,进而导致肝病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本组PCR检测肝癌及肝硬化病例证实HCV-RNA病毒数量较高。因此,证实聚合酶联免反应(PCR检测技术对检测HCV-RNA具有直接性,准确性高,样本检测重复性好等优点,对提高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检出率及预防其传染性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耀宗.正视我国丙型肝炎的严重性[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21(1:211-213.

[2]叶任高.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09.

[3]曾益新.肿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28.

[4]杨大利,孟祥伟.丙肝病毒基因分型方法学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06,27(3:227-229.

[5]谭德明.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转归与抗病毒治疗[J].新医学,2006,37(4:215-216.

[6]邓永林,臧运金.慢性丙肝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前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6,46(24:95-96.

[7]王宇明,胡仁琦.新发感染病.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527-541.

[8]陈静,罗生强.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5,8(5:12-13.

[9]Keyur Patel,Andrew J uir,John G cHutchison.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6,9(4:231-236.

推荐访问:肝硬化 血清 肝癌 病毒感染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