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对高考改革的忧虑引发争论

2014年下半年,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浙江省发布了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提出除语文、数学、外语3门高考必考科目外,学生可以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7个科目中自由确定3个选考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最擅长的3门作为选考科目。针对浙江省的高考改革方案,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经过实地调研后认为,该方案“完全是书斋里的想象”,“有可能出现多种复杂甚至是坏的情况”。(2月2日 《中国青年报》)

秦春华此言一出,引发了很大的争论。

忧虑:政策落实可能会“走样”

@秦春华(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函数并不一致,在政策施行过程中,各方利益相关者不一定会按照政策制定者的立场和逻辑去行动,而可能会从自身目标出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方式。这就是导致政策落实经常“走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原因所在。

@佚 名(某高中校长):在科目选择上,每个学生“7选3”,没有哪个学校能提供35种组合进行固定班级教学,只能实行“走班制”,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学校的管理难度。学校从“实际”出发,可能会“引导”学生进入其固定的教育模式,这样学生的选择权就得不到保障。也就是说,如果学校“以不变应万变”,用现有的文理分科机制来应对,结果就是换汤不换药。

@常 平(时评人):目前国内大学同质化严重,就此提出科目要求意义并不大。其实高中学校仍可将教学资源投入到除语数外的传统科目上,这样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会“文理分科”,而且还可能分化得更严重。原因很简单:分工产生效率。资源越是集中到某一学科,专业化训练程度越强,学生所取得的考试成绩就可能越高。

探讨:如何才能趋向合理

@杨远恒(教育管理学博士):实行“走班教学”,如何有效管理学生?导师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先由班主任主导,任课老师参与,政教处统筹,组成班级导师组,再由任课老师和任教班级学生双向选择,最终确定个人成长导师。成长导师为学生释疑解惑、提供方法、指点迷津,让学生在面对新高考的选择时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朱子平(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选考三科,数量上有点多,我觉得两科足够了,比如:偏向物理方向的,就考物理和化学,或物理和生物;偏向医学方向的,就选生物和化学;将来侧重文科方向的,可以选政治和历史、历史和地理,或政治和地理。有两个组合就可以了。组合太多,学校和学生负担都会很重。

@秦春华(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要把招生录取的自主选择权还给高校。省级考试机构所要做的是组织考试,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和考试成绩的信度和效度,至于考试成绩如何使用,根据何种标准录取学生,这是高校自己的事务,应当由大学去自主决定。

@胡越越(心理咨询师):高中学校可以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学生该选考哪些科目提供心理学方面的依据,例如:新生入学后组织学生参加心理测评,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与职业倾向;开设心理学选修课和学生社团,由专职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提供专业帮助。

提醒:还未试点的地区要未雨绸缪

@钟作方(中学教师):改革的大方向已定,目前还未试点的地区要未雨绸缪。就拿文理不分科、学生可自由选考其中3科来说,“走班教学”应该成为一个趋势,那么学校完全可以有意识地先“动起来”,在分班、调配师资、改变教学方式等方面有一些“动作”,边“走”边完善。

@何从义(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高考改革后,要求高中始终开全所有课程,同时要求各科教师都要达到一定水平。这样一来很多高中就会面临师资力量短缺或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这就要求各地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同时加大对现有师资培训的力度。

@唐有和(时评人):各地应该充分关注试点地区的做法,并结合本地实际,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例如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充实各科所需教师,逐步推进管理、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主动适应相关的改革要求。

小结:在探索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可 风(本刊小编):高考改革是个宏大的社会命题,很难达到各方利益均衡化。仅靠出台一个改革方案就想取得一劳永逸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如今改革之箭已经离弦,只有一路向前。既然方案有争议,就说明方案不够合理,还必须在日后的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责编 欧金昌)

推荐访问:高考 忧虑 争论 引发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