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群体形象描述

关键词: 图书馆学人;图书馆事业;群体形象

摘 要: 第一代图书馆学人是中国图书馆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对开创和发展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章综述了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的群体形象特征,归纳总结了其活动共性。

中图分类号:G2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7-0138-03

1 图书馆学人的代际划分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入手对图书馆学人的代际划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最早提出图书馆四代学人说的是程焕文教授,他在1988年发表的《论图书馆人才的特征:关于图书馆“四代学人”的探讨》一文中,根据图书馆人才的概念、属性及构成要素,把20世纪中国的图书馆人才粗略地分为四代[1]。形象而通俗地说,这四代人第一代是留美的,第二代是本土的,第三代是“留苏”的,第四代是“多渠道”的。

19世纪末,我国古代藏书楼出现衰落且近代图书馆开始兴起,新兴的近代图书馆急需一批专业人才,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我国第一代图书馆学人。所以程教授认为,第一代是开创与奠基的一代,第二代是承上启下的一代,第三代是开拓与中坚的一代,第四代是探索与发展的一代。1999年,图书馆学家徐引篪、霍国庆在《现代图书馆学理论》一书中,对程焕文教授的划分进行了拓展、完善和补充。

总之,对图书馆学人的代际划分是在整体研究各时期图书馆学人的学术贡献的基础上得出的,划分所依据的标准不同,划分结果也就不会完全一致。笔者为了研究的方便,文中所采用的是程焕文教授“四代学人说”,综述的是第一代留美学人群体形象。

2 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群体形象描述

2.1 留洋海外的学习者

第一代图书馆学人基本上是留美学生。①沈祖荣先生于1914年—1916年间留学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学校和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图书馆学士和理学学士学位,是中国赴国外学习和研究图书馆学理论的第一人。②戴志骞先生分别于1917年—1919年和1924年—1925年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学校和爱荷华大学学习,获得了图书馆学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③杨昭悊先生于1921年—1925年间留学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分校,获得了图书馆学硕士学位。④胡庆生先生和洪有丰先生分别于1917年和1919年在美国纽约留学两年,均获得了图书馆学硕士学位。⑤袁同礼先生于1920年—1924年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分校学习,获得了文学学士和图书馆学学士学位。⑥刘国钧先生于1922年—1925年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留学,并获得了图书馆学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⑦杜定友先生于1918年赴菲律宾大学学习图书馆学,1920年获得了文学士学位,1921年获得教育学和图书馆学学士学位[2]。他们所接受的都是美国式的图书馆学教育,学习了美国图书馆学方面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回国后为中国开创了新的图书馆事业。

2.2 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的缔造者与实务的践行者

第一代图书馆学人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拓荒者,他们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既为中国的图书馆学引进或提出新理论,又积极投身于图书馆事业的实践活动中。

2.2.1 1921年底,杨昭悊先生的《图书馆学》一书成稿,这是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开山之作,是中国第一部图书馆学专著。该书开创了建设中国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先河,并以体系庞大、科学系统、原理与应用并举等优势为我国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起到了理论引导的作用。杨昭悊先生不仅具有宏观的图书馆理论建构能力,还具有很强的图书馆实践精神。赴美途中,杨先生利用临时靠岸机会,考察了日本的四个图书馆,对日本图书馆的情况及图书馆协会的历史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考察和记录,表现出了一个早期图书馆学人对事业发展、学科建设的高远眼光[3]。

2.2.2 1917年,沈祖荣先生和胡庆生先生合著了《仿杜威书目分类法》一书,创造性地把《杜威十进分类法》应用到中国的图书分类中,适应了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需要,推动了我国文献分类学的发展。沈祖荣先生还编译了《简明图书馆编目法》《标题总录》等著作,系统介绍了西方现代编目方法,努力探索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编目方法,为中国图书馆学编目提出了新的理论[4]。1929年,沈先生考察了德、意、荷、英、法、瑞、俄、奥等8个欧洲国家的各类型图书馆,并为国人详细介绍了欧洲国家图书馆的概况。此外,他也曾深入实地调查过中国图书馆的情况,揭露了中国图书馆的种种流弊,并为之提出了诸多改进方法[5]。

2.2.3 杜定友先生一生著述颇丰,共撰写论著长达600万字,范围广泛,数量丰富,内容精品,在我国近现代图书馆学史上实属罕见。杜先生的图书馆“三要素”说堪称他图书馆学研究的精华。杜先生在图书分类学上也颇有建树,他的分类学为当今图书分类学奠定了基础,是他对中国分类法的重大贡献[6]。

2.2.4 洪有丰先生于1926年出版发行的《图书馆组织与管理》一书,是从我国图书馆实际出发,结合现代图书馆要求而写的一部方法指导书[7]。同时,作为图书馆馆长的洪有丰先生对图书馆做出了许多改革,如建设馆舍,完善设备等,使之更适合现代图书馆的需要。这些都为我国图书馆向现代化新型图书馆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8]。

2.3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先行者

这一代的图书馆学人回国后,积极投身中国图书馆事业,使中国图书馆事业进入起步阶段。他们已认识到要使图书馆学有更好的发展,必须重视图书馆学方面的专业教育。沈祖荣先生曾说:“执事于图书馆的人,必须是受过图书馆专业训练的人才。”[9]所以,这代人在自身实践着图书馆事业的同时,大力开展着教育事业,以培养人才,提携后人。

1920年,沈祖荣先生与韦棣华女士一起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图书馆学教育机构——私立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文华图书科以独立的专业、系统的学校教育培养图书馆专门人才,开中国历史之先河[10]。沈先生提出,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必须走中西结合的道路,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他还提出了要多层次办学的思想,认为应根据图书馆所需的不同层次的人才,开展不同层次的教育[11]。

杜定友先生于1922年3月在广州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图书馆专业培训班,以专业的方法与理论培训图书馆管理员。1925年9月,其又创办了上海国民大学图书馆学系,以完善的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培养图书馆学的大学生。

1925年,洪有丰先生与杜定友先生、李小缘先生一起在南京承办了中国图书馆协会图书馆暑期学校,开设多门课程,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门人才[12]。1933年,袁同礼先生在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设立奖学金,以鼓励有志图书馆事业、成绩优异的学子。刘国钧先生自回国后就一直担任图书馆学专业教师,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图书馆学教育事业,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总之,这一代的图书馆学人学成归国后,都积极投身于图书馆学教育上。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中国图书馆事业才能不断进步与发展,正是一代代图书馆学人的相继努力,使中国的图书馆学在学科之林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2.4 早期图书馆专业组织的创建者

图书馆事业要谋求共同发展,必须加强图书馆界的馆际协作。沈祖荣先生曾说:“试能组织全国图书馆研究会,集思广益、交流经验、群策群力、以改良其办法,此种事业,定会有进步。”[13]所以,建立图书馆协会成为当务之急,已刻不容缓。

1922年7月,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召开第一届年会,决定成立一个与图书馆有关的下属机构,即“图书馆教育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其改名为“图书馆教育组”。1924年3月,在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敦促下,由戴志骞先生发起,袁同礼、蒋复璁先生等人共同组织的北京图书馆协会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地方联合组织。1924年6月,在洪有丰先生的倡议下,南京图书馆协会成立。同年8月,江苏图书馆协会成立,洪先生担任会长[14]。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各地图书馆协会的纷纷成立,为全国性图书馆协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1925年,中华图书馆协会正式成立,图书馆学专家沈祖荣、杜定友、刘国钧、戴志骞、洪有丰、袁同礼等人主持协会所设的各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中华图书馆协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现代图书馆专业学术团体,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代图书馆学学科体制的完善。中华图书馆协会围绕“研究图书馆学术,发展图书馆事业,并谋图书馆间之协助”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5]。

2.5 “新图书馆运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新图书馆运动”是留美学习图书馆学的归国学子所提倡的,为仿效近现代西方公共图书馆运动的精神和办馆理念而掀起的一场持续近20年的图书馆界改革运动。其力图革除封建书楼的陋习,提倡图书馆平民化教育。而这一代的图书馆学人也正是“新图书馆运动”的发起者和积极的推动者。

1917年,沈祖荣、胡庆生等图书馆学人开始抨击封建藏书楼陋习,宣传新的图书馆理念,掀起了“新图书馆运动”[16]。戴志骞先生回国后,也致力于“新图书馆运动”,在清华图书馆鼎革易辙,实行了一系列新法,还主持了北京高师暑期图书馆讲习会[17]。刘国钧先生在任职于金陵大学期间也不遗余力地投身到“新图书馆运动”之中,撰写文章宣传美国式的图书馆,赞扬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精神,是“新图书馆运动”的中坚力量[18]。洪有丰先生在南北两地高校工作期间,总是积极发起和参与图书馆的社会活动,以实际行动反对藏书楼作风,改革图书馆制度,大力宣传现代图书馆的作用[19]。中华图书馆协会的成立,又将“新图书馆运动”推向了高潮。这场运动使图书馆知识得到了普及,促成了封建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的彻底转变,对图书馆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中国近代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程焕文.论图书馆人才特征——关于“图书馆四代人”的探讨[J].广东图书馆学刊,1988(3).

[2] 韦庆媛.图书馆学家戴志骞的激情与无奈[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5).

[3] 翟桂荣.杨昭悊早年图书馆学行考[J].图书馆研究,2013(5).

[4] 孙海生.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述略[J].兰台世界,2010(11).

[5] 罗德运.沈祖荣先生与中国图书馆事业[J].图书与情报,1993(3).

[6] 肖卫红.谈近代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J].情报探索,2010(5).

[7][10][14] 刘嘉.纪念洪有丰先生诞辰一百年[J].图书馆,1998(3).

[8][9][13] 顾建新,田芳,石磊.论洪范五对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

[11] 陈林.沈祖荣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思想与现实意义[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4).

[12] 平保兴.论图书馆学家洪有丰的办馆理念[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5).

[15] 农伟雄,关建文.中国图书馆界的第一个全国性团体:中华图书馆协会[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3(3).

[16] 廖铭德.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2009(3).

[17] 韦庆媛.戴志骞新图书馆思想与实践[J].图书馆,2010(6).

[18] 罗德运,黄宗忠.刘国钧先生和中国图书馆事业[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9(6).

[19] 陈枝清,黄秀文.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奠基人:记洪范五先生[J].新世纪图书馆,2012(1).

(编校:严 真)

推荐访问:学人 群体 图书馆 描述 形象